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员工专区首页合作社资质组织架构供求信息新闻动态信息中心创业历程
山丹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新闻动态站内新闻农业资讯 站内新闻首页 >> 新闻动态 >> 站内新闻 >> 合作社新闻

山丹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12-21 13:45:10阅读次数:548打印返回

  山丹特殊的气候、地理和土壤条件,使马铃薯成为本地适宜发展的作物。马铃薯具有喜冷凉,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在山丹县城郊及二、三类地区以及山丹军马场等地水地和二阴山滩旱地广泛种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少绝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保险作物。所产马铃薯淀粉含量高,薯块大,形状规整,表皮光洁,商品性好,颇具生产优势。据粗略估计,马铃薯的用途大致是粮用占10%,种用10%,加工80%。一般亩纯收入约1000元左右。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山丹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产业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山丹县马铃薯产业的现状
    1、生产发展状况。山丹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已发展到16万亩,主要分布在大马营、霍城、李桥、山丹军马场等沿山冷凉地区和清泉、位奇等缓坡平川灌区,县内高海拔地区以繁育脱毒种薯为主,低海拔地区以发展商品薯为主。马铃薯种植面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一直稳步发展,成为山丹县仅次于小麦(20.37万亩)的粮食作物。2000年前,年播种面积不足2万亩,2006年后,省、市、县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及出台了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采取各项措施扶持发展马铃薯产业,调动了农民及土地流转大户的积极性,不仅使面积迅速增加,而且种植区域也不断扩大,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和品种的栽培方式,并逐步形成相适应的种植模式。到2011年山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6.01万亩,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90%以上。预计总产量为32万吨,平均产量2吨以上,面积占到山丹县总面积52.1万亩的30.7%,占到山丹县粮食总面积39.18万亩的40.9%,产量占到山丹县粮食总产量的44.0%(按每5斤马铃薯折1斤粮食算)。
    2、科技状况。山丹县具有一大批从事马铃薯研究和推广的科技人员,自2000年开始,县上组建马铃薯脱毒快繁组培中心,先后与甘肃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遗传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分院等科研院所协作,建成脱毒基础苗-快繁苗-微型薯-原种-大田用种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筛选、培育、生产、推广了菜用型、淀粉加工型、全粉加工型、薯条加工型四大类型马铃薯品种。重点生产推广了大西洋、夏坡蒂、费乌瑞它、克新1号、克新4号、陇薯3号、陇薯6号等品种,研究推广了马铃薯微型薯生产、马铃薯催芽处理、药剂拌种、整薯播种、垄沟栽培、垄上覆膜、膜上覆土或膜上穴播、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播收等栽培技术,对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快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县内建成2个规模较大的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具有一定的快繁能力,且有检测仪器,均能进行切段繁殖。建设原原种温室25座,原原种防虫网棚1000亩,建立良繁基地1.95万亩,年生产微型薯750万粒,脱毒种薯4万t,基本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3、种薯贮藏设施状况。2008年至2011年,山丹县争取到《山丹县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山丹县马铃薯原种生产及防虫网棚贮藏库建设》、《山丹县马铃薯脱毒一级种薯贮藏窖建设》等项目,依托项目分别在山丹县富农种业、甘肃农垦金麦种业、山丹县良种场、大马营马营村、霍城镇新庄村、瑞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建成1000t贮藏库5个,依靠政府政策支持,马铃薯种植大户在山区建成500t以下的山体贮藏窖20个,农民自行采挖2t地下坑式窖800多个。山丹县贮藏能力不足2万t,只是种薯生产能力的一半,根本就不具备大量贮藏商品薯,实施市场调节的条件。且因山体贮藏窖等在高海拔区域、条件简陋,有时发生冻伤现象。因此来看,山丹县的马铃薯贮藏设施远远不能满足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需要。
    4、市场营销状况。近几年,马铃薯种薯营销,主要依靠县内外有资质的种薯企业,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种植大户-建基地"的方式来进行的,就目前而言,种薯依靠订单,不断向省内外及周边地区辐射,外销率约50%以上。商品薯批发市场在山丹县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鲜薯销售已形成规模,并吸引外地客商前来调运。同时,县内建成马铃薯万吨全粉、5000吨淀粉企业各一家,粉条厂10余个,县外周边有艾味客、有年集团、达利等多家商品马铃薯加工企业。这些营销条件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现在生产上主栽品种以中早熟大西洋等加工型为主,受品种本身特点制约,退化速度快,且感染晚疫病发病传播速度快,加上种薯不同来源和不同级别,常出现同一栽培管理措施而产量差别较大的情况,影响到种植面积和推广速度。中晚熟品种受气候条件影响,成熟较晚,有时引发冻害,开挖过早,普遍存在干物质含量不符合加工需求,适口性差,芽眼深,还原糖含量高等缺陷,商品性较差。不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产品质量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品种熟性和类型结构不合理,冬贮薯多,淡季薯少,马铃薯上市不均衡。以上问题影响了山丹县马铃薯生产优势的发挥,制约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
    2、生产水平没有发挥出来。同类生态区域内,产量水平差距较大。造成的原因除气候干旱影响外,主要是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受经济条件和农民素质的限制,脱毒种薯还不能全面应用于生产;其次是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不高,生产上使用的部分脱毒种薯世代不清,超代使用,市场上还存在以商品薯充当脱毒薯或以次充好的坑农害农问题。
    3、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不健全。脱毒快繁中心,受基础设施条件制约,繁种供种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种薯企业没能完全按照"微型薯-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繁育体系生产种薯。脱毒种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没有执行统一的脱毒种薯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缺乏质量认证机构和监测手段,种薯质量参差不齐,优种率难以界定。
    4、加工销售带动能力不太强,产业链条不完整。县内企业加工能力有限,市场占有率低,没有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企业与农民的合作还没建立起有效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联动关系和运作方式。资金投入体系不完善,影响企业生产运营和发展。鲜薯销售的市场建设和队伍发展不均衡。销售中介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市场开拓、预测能力有待提高。销售的市场化程度与生产规模不相适应,销售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通,市场管理滞后。
    三、今后发展对策
    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服务作用,适应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效益为核心,以质量求发展,以规模占领市场,合理调整品种结构,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发展"绿色"马铃薯,大力发展加工业。通过引进与选育马铃薯新品种,不断建立和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与质量监督体系、加工和营销体系、多元投资体系,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1、积极引进、培育优质专用型品种,科学规划生产区域。在积极培育新品种的同时,加大从省内外引种的力度是调整品种结构,实现品种多样化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重点是中早熟加工专用型品种,尤其是适合食品加工和全粉生产的高产抗病、低还原糖品种。认真进行品种区域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制定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优质化生产标准,尽快推广应用于生产。实现马铃薯生产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山丹县三类地区霍城镇、大马营乡、李桥乡及军马场海拔较高、土壤肥沃、无霜期较短,适宜发展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等中早熟品种,适合脱毒种薯生产;二类及城郊区域海拔较地、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适宜发展陇薯3号、陇薯6号、克新1号、大西洋等中晚熟品种。要按照市场需求,合理确定食用、菜用、加工用马铃薯的种植比例,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形成早中晚熟、多种用途品种合理搭配的结构,进行科学种植,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完善马铃薯脱毒种暮繁育体系,提高种薯质量和种业化水平。实践证明,脱毒种薯能提高产量30%一50%,甚至成倍增产。建设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是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它直接关系到产业发展水平。要根据现有脱毒种薯生产基础和能力,进行资格认证,确定繁种职能,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建立科学高效规范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发挥山丹县脱毒种薯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速度,依靠国家级马铃薯有关项目,由种子公司与农业科研部门密切协作,分级建立原原种、原种、一级原种、二级原种繁殖基地,繁殖良种,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建立以微型薯规模化生产为中心的四级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原原种和原种生产设施,脱毒种薯贮藏条件。研究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降低种薯销售价格,使农民尽可能多地运用脱毒一、二级种薯,在增加生产投入的同时,生产单位也能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并健康发展。全面执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操作规程和种薯质量标准,实现种薯生产标准化。提倡推广小整薯播种技术,减少病害侵染途径。成立县级脱毒种薯质量检测中心,购置检测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市场管理,按《种子法》的要求审查核发各级脱毒种薯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实施种薯质量标签通则,严格查处坑农害农案件,确保规范化经营。总之,要努力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发展马铃薯种业。
    3、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绿色"马铃薯生产。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生产者收益的根本保证。要解决马铃薯产量问题,必须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实现途径。首先要努力提高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布置示范田进行田间培训,科技下乡进行重点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马铃薯生产适用科学技术。其次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成熟的优质丰产技术,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制度,如选用优良品种,采用脱毒种薯,推广晒种催芽、地膜覆盖、综合防病等栽培技术。其三要鼓励土地流转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生产投入,包括肥料、劳动力、科技等,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其四要认真研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马铃薯旱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其五是建设好3-5个马铃薯科技示范核心示范村和10个左右的中心示范点,辐射带动山丹县马铃薯产区的科技发展。山丹县地处祁连山北麓,属冷凉地区,气候冷凉、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少,耕地面积大,灌溉方便,易进行轮作,适宜发展优质马铃薯;特别是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使马铃薯主产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已基本具备"绿色"或有机农产品生产条件。要制定马铃薯"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标准,经权威机构审定后进行实施,使山丹的优质马铃薯真正"名"起来。依靠现代农业技术,加快"绿色"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4、完善销售服务体系,提高马铃薯商品率。扩大马铃薯销售量是农民进入市场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生产再发展的动力所在。马铃薯销售要立足山丹,面向省内外开拓市场。山丹县要统一规划销售市场布局,在主产地配置贮藏窖,在山丹县火车站及北部现代农业旱寒区修建气调贮藏库,在临近312国道边的闹市区修建蔬菜批发市场。积极发挥马铃薯协会的作用,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带动主产区和相关市场及外销联络处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销售网。各主产区都要培养有现代经营理念和掌握现代销售手段的销售队伍,使其成为中介组织法人、销售大户、协会经纪人,为农民解决销售问题,并指导生产,形成有所需就有所产、有所产就有所销的产业链条,真正解决以往"卖难"和价格不好的问题。政府要制定政策建立销售市场,改善贮运条件,开通"绿色"通道,优化经营环境。经营者要以信为本,诚招天下客,运用市场规律扩大业务,提高效益。
    5、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马铃薯产业。发展马铃薯加工业是马铃薯生产的根本出路。通过发展马铃薯加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山丹县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制定政策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企业、个人来山丹投资建厂,利用马铃薯资源发展经济。要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金融支持的多元资金投人机制,通过股份制等融资手段,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和贮运设备,与农户建立有效的、长期共存的利益共同体或合作机制,制定原料生产标准,进行技术指导,保证原料的正常供给,提高设备利用率。企业要树立市场意识,确立现代经营理念,敢于创新,创出名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 登录名:    密码:    验证码: *    

版权所有:山丹县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津ICP备17003424号-1 技术支持:千乡万才科技(中国)有限公司